从“男女大防”到“见面上床”
- 2011/8/11 来源:医网病友论坛
- 相关内容
医网摘要:眼下的“性化”是否走得太快? 性观念处于井喷时代如何把握? 可以说,这是一个改革的时代,又是一个需要改革那些“开放”的年代。
一位“90后”的高中生在网上说,某些观念已被包装成一种流行文化,令人感到无所适从,比如,若你15岁之后还没有男朋友、20岁之后还是处女,那就不是in不in的问题,而是完全脱离群众的问题……
学界普遍认同,“性化”在中国进行得非常顺利,从过去的“非性化”,到“文革”的压抑“反性化”,再到“性化”的巅峰。
中国人民大学性社会学研究所所长、博士生导师潘绥铭教授指出,“性化”在中国20世纪80年代之后开始盛行,将成为21世纪中国性问题的挑战,主要表现为性现象的公开化、给更多的事物现象赋予性的含义、性词汇增加、成为社会的时尚至少是很少受到反对等。
为人父母在性方面如何教育仔女
如今,一些“70后”、“80后”经历过年少轻狂,当他们为人父母时,开始担忧“性化”的盛行。在性方面如何面对及教育自己的下一代,这样的话题在网上论坛讨论得十分热烈。
他们开始呼吁:当爱达到相当的深度,性才是辅助催化的试剂;没有性的爱,是空虚的,没有爱的性是兽性的。
一位父亲对香港的公益广告“衰仔,记得带安全套啊!”印象深刻。这是父母对当前环境下的一种无奈的权宜之计、自保之举。
省社科院社会学与人口研究所副研究员梁理文表示,其实西方社会在经历了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所谓性解放后,这些年主流文化和意识也开始强调回归家庭、回归由爱而性这个主题了。
留美学者薛涌则在博客中介绍,在美国南部笃信基督教的各州,“重当处女”运动正在如火如荼地展开,并渐渐成为婚前南部新娘们所讨论的中心议题。
有人说,婚姻如何嬗变难以定义,今后人类社会有没有婚姻或婚姻以何种形式存在还是未知数,但追求幸福、稳定、安全与健康,将是社会永恒的旋律。
话题后记:这几天看电话记录和网上留言,感觉很“雷”。
有人说丹玉在“装”,年纪不小了,又不是初婚,还追求什么“精神共鸣”?!有人说丹玉很痴,对离异的人,“世上有真爱,但与你无关”,别傻等了吧!还有人说丹玉是不是性冷淡,该看医生吧?有不少男士希望认识丹玉,还有人说为什么不登正面照片,我就想看看正面。赞许丹玉的也不乏其人,因为她的坚持,她的理想主义。小小一个话题,如试金石,试出人生百态。
曾经,性发生在生活的每一天,表面不说私下却急流暗涌,如《金瓶梅》和《少女之心》的传播;如今,性似乎充斥在我们生活的每个角落,人们却开始怀念纯真年代,如《山楂树之恋》。两性关系、两性观念,会继续如难刹之车滑向人们不知道的方向?还是会如西方一些国家般经历所谓“性解放”后又回归家庭伦理、“性反革命”抬头?
我们现在只能说:一切皆有可能。
- 218543获得性高潮的三大抽送方法
- 205649警惕:长期失眠疑为性冷淡?
- 202036八大性担忧严重影响性生活
- 199324 跟男友嘿咻 不敢叫床?
- 188762找老婆做爱招拒绝 怎么办?
- 165931早失贞等于早离婚?
- 154456色女必学:爱抚阴茎的3大法宝
- 140046性爱中男人四大神秘地带
- 135567女人如何爱抚男人的“小弟弟”
- 130952男人,你的弟弟够强硬吗?
本文来源: http://love.ew86.com/a/20110811/38241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