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剩女是不可能的行为
- 2015/4/10 来源:色非两性网
 - 相关内容
 
医网摘要:从春秋时代开始,各国君主就曾下令,称“女十五不嫁,家人坐之”,就是说女孩子十五岁还不嫁出去,这是有罪的,家人也要连坐受罚。
   为何古代如此关心婚嫁
 
 
 
 
 
 
本文来源: http://love.ew86.com/a/20150410/1077511.html
                
                
                
                  因为古时多战乱,如果适龄男女都不急着结婚生子,整个社会人丁缺乏,生产和戍边就得不到保障。而且,古代人认为“男有室女有家”后,社会才能更加稳定和谐。
  因此,为了尽量减少“剩男剩女”这种社会现象的出现,有的朝代提前女性的婚配年龄,强制出嫁;有的设立“官媒”“拉女配”,强制结婚;有的甚至颁布“处罚条例”,对“剩男剩女”进行惩处……
  晋代官府强行为剩女找对象
  为解决人口出生和男子婚配问题,有不少朝代采取强制女性出嫁的手段。如在晋代,女子到了一定年龄必须嫁人,否则官府要强行给她找对象。《晋书·武帝纪》记载,司马炎就曾要求,女孩子到17岁了,如果父母不将闺女嫁出去,那么地方官府就要给她找老公,逼其强行嫁人。
  南北朝女子适龄不嫁是犯法
  到了南北朝时,还出现了如果女孩适龄不出嫁犯法的规定,不及时出嫁家里人都要跟着坐牢,这就是《宋书·周朗传》中说的,“女子十五不嫁,家人坐之。”
  现代有不少女孩子,选择男友挑三拣四的,最后把自己弄成了“剩女”,在当时这样做肯定不行,会给家人带来麻烦的。这种强迫女子出嫁的初衷,虽然可能首先是出于增加社会人口的考虑,但在客观上却解决了不少光棍娶不起老婆的问题。
 
                    本文来源: http://love.ew86.com/a/20150410/1077511.html
                    情感 
 
                        保健 
 养生 
                        
                
                
                    心理 
 
                        保健 
 疾病 
                        
                
                
                    教育 
 
                        保健 
 心理 
                        
                
                
                    保健 
 
                        婴儿 
 幼儿 
                        
                
                
                    保健 
 
                        生活 
 饮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