哺乳期避孕 这些方法千万不能取
- 2015/5/18 来源:
- 相关内容
医网摘要:生完孩子之后,准妈妈们都进入里母乳喂养时期,性生活也开始逐渐恢复。很多妈妈以为“哺乳期闭经避孕法”很安全,结果而导致意外怀孕,身体还没完全复原又再次受到损伤。
就算能完全做到上面的五个原则,还有2%的机率会出现意外怀孕的现象呢。所以为了避免出现“漏网之鱼”,要谨慎使用哺乳期避孕法。
错误观点二:安全期避孕——拼的是人品
一般来说,卵子在排出后24——48小时内具备受孕能力;而精子在女性生殖道的存活时间为2——3天。所以在排卵前2——3天或排卵后1——2天发生性行为,都有可能受孕。根据这一时间推测,安全期一般是在月经后10天内,和月经后第20天之后到下次月经来潮。
也就是说,除去排卵期以外的整个月经周期的其他日子里,都是安全期。在安全期里发生性行为,大多情况下是不会怀孕的。不过这种利用安全期避孕的方法,只适合于月经周期规律、生活规律、长期同居、双方能相互配合及谅解的夫妻。
许多新妈在生产前能准确利用安全期避孕,但这一方法对于刚生完小孩的新妈来说,并不适用。因为刚生产完后,新妈的生活规律被打破,而且还会出现情绪不稳定的状况,无法测算出准确的安全期,因此产后新妈不宜用这种方法避孕。
错误观点三:吃避孕药避孕——哺乳期不吃为妙
口服避孕药是由人工合成的雌激素和孕激素配制而成,避孕的成功率极高,因不影响性生活而备受人们的欢迎。
不过在产后,如果是母乳喂养宝宝,新妈就应该避免服用避孕药,因为避孕药的一些成分会抑制乳汁的分泌,使新妈分泌的乳汁不够,从而影响宝宝营养的摄取。而且这种药物随乳汁进入宝宝体内后,会对宝宝的生长发育造成不利的影响。
从宝宝的健康角度着想,新妈应尽量避免利用吃避孕药这种方法来避孕。如果确实需要服用避孕药,那就得选用一些不含雌激素的纯孕激素类避孕药,只有这种药物才不会使乳汁的质量和分泌量下降。
如果新妈已经服用了避孕药,也不必过于担心,只需多喝水加快药物排出体外的速度,同时最好暂停哺乳两天。
错误观点四:带节育环避孕——太早不适合
在中国,由于计划生育政策的关系,大多产妇在生完第一胎后都需要上环。其实上环,就是将节育器放置在女性的宫腔内,通过机械性刺激及化学物质的干扰,从而达到避孕的目的。
由于上环不影响排卵,也不影响内分泌系统,因此使用这一方法避孕在国内非常普遍。不过这个方法用在新妈身上,就得非常谨慎,要选择合适的时间。
因为新妈刚生完宝宝,子宫壁比较薄而且柔软,如果过早放置节育环,很可能会发生穿孔的情况。一般来说,如果是顺产,新妈可在产后3个月就可进行上环;
如果是剖腹产,则需要等到半年后才能上环。但是有些新妈在产后1个月左右就恢复排卵,在这种情况下,如果在上环前夫妻同房,就还是会有怀孕的可能。
本文来源: http://love.ew86.com/a/20150518/110266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