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女性喜欢触摸阴蒂?应如何保护阴蒂
- 2016/1/29 来源:两性私房话
- 相关内容
医网摘要:据统计有2/3的女性更愿意接受阴蒂刺激,只有1/3女性更喜爱阴道刺激,愿意接受阴蒂刺激的妇女认为阴蒂刺激带来的快感远比阴道刺激带来的快感为强。
阴蒂属女性性感器官的一部分,位于女性尿道口之上、小阴唇上端联合部的下方,为一种牙突样海绵状组织,在解剖上与男子的阴茎有相似之处。由于阴蒂生长部位特殊,不注意保护很容易受到损伤,因此平时要格外小心。在性生活过程中,触摸阴蒂是整个性生活的前奏,如同触摸乳头、大腿内侧等可引发性冲动一样。当然这种触摸必须是轻柔的、情意绵绵的。在女性性反应周期的高峰期,阴蒂头对于直接的刺激尤其敏感。为什么女性喜欢触摸阴蒂呢-
为什么女性喜欢触摸阴蒂呢-
我们知道,阴蒂含有丰富敏感的神经未梢,其密度要比周围组织或阴茎龟头高6~10倍。阴蒂的神经支配是阴蒂背神经,它是阴部神经最末端的一个很小的分支,终止于阴蒂头和体的神经末梢丛。
阴蒂背神经的较大神经束上不规则地分布着与本体感受刺激有关的环层小体,它们在传递躯体形式刺激引起的传入冲动中起着重要作用。环层小体是对深层压觉及本体感觉起作用的,其数量和质量均有较大变异,因此可以解释妇女在手淫时所需要的刺激技术和强度的差别何以那么大。
阴蒂还富含对触觉十分敏感的游离神经末梢,由此可见阴蒂为什么会对触觉那么敏感,如果巧妙地刺激阴蒂往往很容易激发女性的性欲,而且常常能在不需要性交的情况下就使女性达到性高潮。
一般来说刺激阴蒂体部比直接刺激阴蒂头部的效果更好。此外,阴蒂往往需经长时间的持续不断的较强刺激,毕竟隔着一层包皮,所以它的耐受性好,尤其到临近高潮时更需要用力和大幅度地予以刺激。
刺激阴蒂的过程既是调动女性的主观能动性和性欲的时刻,也是使女方迅速从兴奋期过渡进入平台期的时刻,女方必须积极投入,当好向导和指挥,明确向男方指明自己最敏感的部位和最喜欢的刺激方式,随时进行充分交流以纠正男方刺激手法的偏差或不足。否则,让男方盲人骑瞎马乱问乱撞不仅仅白白浪费了时间和精力,还会使女方自己感到失望和烦躁。
不同的妇女对阴蒂受触摸后的感觉有时会有很大不同。有的在性交前喜欢男方轻轻抚摸阴蒂,油然而生一种惬意的感觉;有的却惧怕男子触摸阴蒂,感到很不舒服。
其实,这主要是心理上的原因,一般来说,惧怕男子触摸阴蒂的人,有不少是缺乏性知识或文化层次较低者,她们虽不乏生理上的快感,却大多认为这种快感是不正常的,有的甚至认为这与妊娠有直接的关系。从数量上说,不愿男子触摸者为数并不很多。
据统计有2/3的女性更愿意接受阴蒂刺激,只有1/3女性更喜爱阴道刺激,愿意接受阴蒂刺激的妇女认为阴蒂刺激带来的快感远比阴道刺激带来的快感为强。
本文来源: http://love.ew86.com/a/20160129/1255242.html
为什么女性喜欢触摸阴蒂呢-
我们知道,阴蒂含有丰富敏感的神经未梢,其密度要比周围组织或阴茎龟头高6~10倍。阴蒂的神经支配是阴蒂背神经,它是阴部神经最末端的一个很小的分支,终止于阴蒂头和体的神经末梢丛。
阴蒂背神经的较大神经束上不规则地分布着与本体感受刺激有关的环层小体,它们在传递躯体形式刺激引起的传入冲动中起着重要作用。环层小体是对深层压觉及本体感觉起作用的,其数量和质量均有较大变异,因此可以解释妇女在手淫时所需要的刺激技术和强度的差别何以那么大。
阴蒂还富含对触觉十分敏感的游离神经末梢,由此可见阴蒂为什么会对触觉那么敏感,如果巧妙地刺激阴蒂往往很容易激发女性的性欲,而且常常能在不需要性交的情况下就使女性达到性高潮。
一般来说刺激阴蒂体部比直接刺激阴蒂头部的效果更好。此外,阴蒂往往需经长时间的持续不断的较强刺激,毕竟隔着一层包皮,所以它的耐受性好,尤其到临近高潮时更需要用力和大幅度地予以刺激。
刺激阴蒂的过程既是调动女性的主观能动性和性欲的时刻,也是使女方迅速从兴奋期过渡进入平台期的时刻,女方必须积极投入,当好向导和指挥,明确向男方指明自己最敏感的部位和最喜欢的刺激方式,随时进行充分交流以纠正男方刺激手法的偏差或不足。否则,让男方盲人骑瞎马乱问乱撞不仅仅白白浪费了时间和精力,还会使女方自己感到失望和烦躁。
不同的妇女对阴蒂受触摸后的感觉有时会有很大不同。有的在性交前喜欢男方轻轻抚摸阴蒂,油然而生一种惬意的感觉;有的却惧怕男子触摸阴蒂,感到很不舒服。
其实,这主要是心理上的原因,一般来说,惧怕男子触摸阴蒂的人,有不少是缺乏性知识或文化层次较低者,她们虽不乏生理上的快感,却大多认为这种快感是不正常的,有的甚至认为这与妊娠有直接的关系。从数量上说,不愿男子触摸者为数并不很多。
据统计有2/3的女性更愿意接受阴蒂刺激,只有1/3女性更喜爱阴道刺激,愿意接受阴蒂刺激的妇女认为阴蒂刺激带来的快感远比阴道刺激带来的快感为强。
本文来源: http://love.ew86.com/a/20160129/1255242.html
情感
保健
养生
心理
保健
疾病
教育
保健
心理
保健
婴儿
幼儿
保健
生活
饮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