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道德的调节手段
医网摘要:性道德也同样需要各种手段来加以调节、制约。目前较为统一的看法是,作为性道德的调节手段主要有羞耻感、义务感、责任感、良心感、嫉妒感、道德感及贞洁感。
(三)责任感
责任感和义务感并不相同。义务感指男女两性相互承担的义务,而责任感则指男女两性的性活动,不仅要相互负责,而且还要对家庭、对社会负责。男女两个人的性活动,在恋爱阶段意味着两个个体追求思想上、感情上的一致;在爱爱,意味着两个个体在肉体上的结合。性行为从个人角度是获得性的快感,而从社会角度是视为子女的繁衍、人口的增加。所以,中学生的早恋,青年的婚前性行为,造成怀孕、非婚子女的增多,都是缺乏性责任感的表现。因此,时刻保持性责任感,就有利于自己性行为的控制,也有利于社会秩序的稳定。
(四)良心感
良心感是个人道德意识最基本的调节手段。用以调节在各种道德背景条件下复杂的道德关系。男女之间的两性关系更为复杂和多变,其道德关系更须凭借个人的良心来调节。当两性关系处于难以解决的冲突时,如喜新厌旧、重金钱地位、轻感情等,良心感就是一种内在的,自己心中的道德法庭。它可以衡量自己的性行为是否符合道德要求,可以控制自己的性欲在一定程度和范围内伸展,以抵御情色利已的性动机。众所周知的陈世美,就是一个在含有复杂社会背景的两性关系中缺少良心道德感的人。青年正处在恋爱阶段,对待此事一定要慎重,考虑再三,否则,将会受到良心的谴责。因此,如果我们注重良心感在两性道德中的调控作用,那么就可以大大减少未婚先孕、始乱终弃及怨夫弃妇等现象,保证婚姻美满顺利地发展,自己的一生得到幸福的性生活。
(五)嫉妒感
嫉妒感在一般道德关系中是一种消极的、有害的调节手段,但在性活动中,嫉妒感则具有两重性质或两种嫉妒感。一种是积极的性嫉妒,一种是消极的性嫉妒。积极的性嫉妒是指通过正当的、合理的竞争方式战胜对手而获得所爱异性的认可和谐同。消极的性嫉妒是采取各种不正确手段,通过打击、中伤、残害竞争对手的做法来实现的。我们主张在两性生活实践中,在恋爱与结合的过程中,应具有适当的积极嫉妒感。积极的嫉妒感可使男女的两性关系向深化方向发展,使爱情维系在个体的、特定的两个异性之间,不能有其他第三者的插入。倘若有任何第三者的插入,则会导致其中一方强烈嫉妒心的产生,这种嫉妒心会促使采取行动以维护自己的爱情。所以,积极的嫉妒感是衡量爱情的标尺,爱得越深,嫉妒得也越深。如果发现自己对所爱的异性失去嫉妒感,那意味着对他(她)的爱也就消失了。
责任编辑:梁俊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