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道德的调节手段
医网摘要:性道德也同样需要各种手段来加以调节、制约。目前较为统一的看法是,作为性道德的调节手段主要有羞耻感、义务感、责任感、良心感、嫉妒感、道德感及贞洁感。
(六)道德感
在两性关系表现出现的道德感与个人的信仰、追求和对幸福的理解等多种因素有关。不同的社会阶段人们的道德感也不相同。有个连环漫画画得很有意思:原始社会人类只用树叶、毛皮遮盖人体,到封建社会则衣宽裤肥遮盖无隙,后来又可穿短裤短衣,以至发展到比基尼三点式,从裸露程度上又恢复到原始程度,而人们的道德标准也分别予以承认。另外,不同的民族、不同国家、不同地区的风俗习惯,可使人们的性道德感有所不同,例如有的民族允许婚前的性开放,有的民族允许“试婚”,有的民族流行“抢婚”。除此之外,一个人的品德修养程度,是否具有性科学知识、甚至宗教信仰都与性道德感有关。
(七)贞洁感
在社会中之所以有些青少年对性行为采取放纵态度,除了以上若干调节手段的缺如外还有一种重要的调节手段,即贞洁感。提到贞洁,我们会想到封建社会礼教对女性的压抑和束缚,所谓“饿死事小,失节事大”,是旧社会对女性贞洁的要求,其标志是以处女膜的破裂为标志。一般说,女性对自己的贞洁多是重视的,性贞洁感成为女性最高的道德标准。现代有些女子的贞洁感有所降低,甚至完全忽视,结果导致“性自由”、“性解放”的混乱局面。同时,贞洁感不能只针对女性,对男子同样有贞洁问题。有的男子自己可以胡搞乱搞,却对爱人严格要求“贞洁”,这实际是把女方当做自己的奴仆和工具,毫无道德可言。在我们青年恋爱过程中,贞洁感这种道德调节手段相当重要,如果失去贞洁感,无论是男方还是女方,将来必将自食其苦果,后悔末及。至于有些毫无贞洁感约束的男男女女,他们的行为造成了社会两性关系的混乱和性行为的变异失调,是极为不道德的。
总之,人类的性道德之所以得以维系并发展,除了社会性道德原则的规范外,人类本身还通过文化、历史、宗教、社会等各种背景的共同作用,在内心产生各种性道德调节手段,从主观角度对自己的性行为加以控制、约束、调整。所以,性道德是一个虽不具有强制性,但其作用的产生、影响的范围、导致的结果都是极其复杂、极其广泛、极其重要的。我们在道德修养中,必须注重性道德调节手段的培养,才能使自己的恋爱、婚姻幸福美满。
责任编辑:梁俊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