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形色色的性变态汇总
医网摘要:性变态是指性心理上的变态和性行为方面的反常,它包括性欲对象和性行为的异常,也称为性心理障碍。
二、异性服装癖
(一)定义和概述
异性服装癖简称"异装癖"。指具有正常异性恋的男性反复出现穿着女性衣服、装饰的强烈欲望,通过穿着女性装饰引起性兴奋的一种性心理变态。
(二)临床表现
此症主要见于男性患者。本症特征是以穿着异性服饰而得到性满足。通常从青春期开始穿着异装。初期是穿1~2件异性服装,以后逐渐发展,直至在公共场所亦浓妆艳抹地招摇过市,有愉快的性满足感和性冲动出现。多数为男性女装化。本症与易性癖不同,并不厌恶或怀疑自己的性别。易性癖在改装后并不感到情色激,而确信自己是一个真正的异性。本症通常是异性恋者,可以与异性恋爱结婚,在妻子面前掩饰这种行为,少数不加掩饰,甚至要求妻子满足他们病理心理需求,加以配合。大多数无越执行为,少数有猥亵和侵犯女性行为。虽然可造成不良社会影响,但还不是犯罪行为。社会上有不少人穿着异性服装,但并不是为了寻求性满足和性刺激,而是感到这种做法更适合他们的性格,突出个性特征,比较潇洒,男女青年近几年都有中性化服饰倾向,女性男性化更为多见(日常生活中"假小子"服饰较为常见)。严格地讲,这种心理不能诊断为本症,最多视为性角色紊乱。异装癖大多数持续多年,随中年性欲减退而减轻。少数可牢固持续至老年期。
(三)病因
形成异性服装癖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1.心理因素。有的患者对两性关系有一种惧怕和忧虑的心理。因而在不穿异性服装的情况下性交会出现明显的阳痿症状,而穿了异性服装则无这种性功能障碍。这大概是异性装扮解除了患者潜意识中对性活动的忧虑或罪恶感的缘故。
2.环境影响。患者在幼年时自身性别角色受家庭环境的影响。如父母本来想生个女孩,却偏偏生个男孩,或者相反。为了填补心理上的缺憾,父母便把孩子打扮成异性,并给予更多更大的关注和爱抚,从而使孩子出现性别角色的错位。
3.教育不当。有些父母总认为女孩子温顺听话、讲卫生,所以在日常生活中教育孩子时,总爱把男孩当女孩来对待,还常拿邻居家的女孩做榜样来进行教育。或者相反,把女孩当男孩来教育,从而使孩子在童年和青少年期缺乏正常的社交活动,养成异性化的性格。
(四)防治方法
要防治异性服装癖应从如下几方面入手:
1.及早发现。在童年和青少年期出现异装癖苗头时,应及时采取相应措施,鼓励他们积极参加集体活动,培养自信心,减少对自己性别期望的压力,纠正性别角色的错位,这样可控制其异常行为的发展,不致形成异性服装癖。
2.认知领悟。对成年患者,可引导他们回忆幼年的生活经历,寻找出自己患异装癖的早期成因,然后就其原因向患者进行分析解释,指出这是一种幼年时受到自己性别压力影响的表现,使患者对自己的病症及其危害有一个正确的认识,然后努力去控制纠正。
3.婚姻疗法。当患者成年时,建立异性恋爱关系并结婚,在配偶的帮助下,其异常行为可望得到控制和纠正。同时,性治疗也有一定的疗效。如有些患者有明显的性功能障碍,性能力低下,需靠穿异性服装来达到性兴奋和性高潮。结婚后,配偶可以在性活动时通过爱抚、接吻、热情鼓励等多方面帮助患者减轻、消除焦虑情绪,减轻性交的压力,逐步克服性功能障碍,做到不穿异性服装也能达到性兴奋和高潮。
4.厌恶疗法。当患者穿着异性服装时,予以疼痛性的刺激或心理打击,以矫正患者的异常行为。如当患者穿异性服装时便给予电击,使其感到疼痛(此种疗法须由医生进行),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患者的异常行为可消失。
责任编辑:kelven
今日最受关注商品更多>>
情感
保健
养生
心理
保健
疾病
教育
保健
心理
保健
婴儿
幼儿
保健
生活
饮食